咬定青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在生活中不畏惧世俗的眼光敢于做自己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而对于一件事情敢于发声并且流畅表达自己观点则是一件需要智慧的事情。
最近一则“空姐有必要收研究生?培养优秀人才去天上倒水?”刷新了我们的信息网,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句话一出,一些人难免会品出一些行业歧视的味道。
但是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面,从小接受到的观念都是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明显是和受到的教导相悖,更何况是出自一位网红教授之口,更有一种故意引人注意的嫌疑,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01闪光的履历
郑强出生于1960年9月,福建武夷山人。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授,还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者,更是“新世界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国家级人选。
这么多荣誉傍身,实在是没有必要做什么喧哗取众的事情。这次对于研究生开设空乘专业发表的言论,除了郑强的个性使然,更多的只是表达了他的一种个人观点。
郑强是一位让无数学生又爱又恨的教授,人生是一个逐渐被磨平棱角的过程,但是也总有那么几个刺头,例如郑强,坚持自己的个性与原则,永远在一种对世俗的不满中追求上进的愤青。
郑强发表过很多次演讲,有过这么一段经典语录“教育的本质不是谋生,而是唤起兴趣”由此可见郑强对于教育的一种态度,现在很多学生的教育过程都是被教育,是一种被动的学习。
郑强倡导的是一种自发的主动学习,只有你在学习中感受到了乐趣,你才会真正地全身心投入进去,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除此之外,在郑强此次的发言中也能看出,不同的行业的深度学习,带给国家的价值也是不同的。比如生物学等科研方向的或者是医学方向的深造,都会在各自的领域起到更大的作用。
02教育资源分配理念
空乘行业属于服务行业,与我们平时了解的服务不同,寻常的服务我们面对的通常是一个人的看法,而空乘更多的时候是面对一个城市或者是一个国家的看法。
因此我们对空乘的条件也会更苛刻一些,比如容貌,形态,还有身高等,都是一些相对外在的条件,毕竟面对一个赏心悦目的人给予自己服务性的帮助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可是我们有必要将研究生纳入空乘这个专业吗?
在更深度的学习的时候,他们的知识内容应该准备什么呢?仪态有形体老师,容貌、身高只能天注定了,语言方面的话完全可以从语言学系的学生中进行挑选,那么他们要学习更好的怎么去服务别人吗?
这听来有些无厘头,我想这也是郑强教授最不能接受的一个点,教育的种类是无限的,但是教育的资源却是有限的,与其将资源放在这种地方,郑强教授更加希望的是多分配在一些作用价值大的行业之中。
如果说没有深入学习的必要时,还是强制的加入研究生的专业中进行学习,等研究生成为一种普遍就业要求之后,会不会其本质和我们大学学历并没有什么区别。
03固执的独行侠
并不是贬低空乘行业的意思,只是实在没有必要。郑强的言辞一向犀利直戳要害,但是这样的快人快语也会在无形当中戳到一些无辜的群众的自尊。
就拿郑强在贵州大学担任校长的事情来说,确实给贵州的学子们谋取了不少福利,但是却还是没有赢得学生们的心。担任校长之后的郑强,虽然头发却白了不少,可是学生们并不领情。
这还要从学校那片突兀的树林说起,树林中没有道路通行,主干道也是坑坑洼洼,礼堂墙壁都是破旧不堪 ,新官上任的郑强第一件事就是整顿校园风气,制造一片干净良好的校园环境。
大手一挥,树林说推就推。可是这片树林对贵大学子来说并不只是单单纯纯的树木而已,这更是贵大的灵魂所在,是所有贵大学子心里的归属,这片树林承载的是无数届学生的美好回忆。
郑强这一砍,几乎把所有人的念想都砍没了,因此得了个光头强的称号。郑强日常做事都是非常雷厉风行说干就干,没有一丝缓冲时间,很多决定让学生都一时半会无法接受。
直到最后离开贵大,虽知道郑强确实是用心为这个学校付出过很多,但是学生却还是怎么都喜欢不起来,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令人惋惜的一个结局,学生需要鞭挞,但是当鞭挞变成凌虐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研究生衍生出了空乘这个行业无非是因为,现如今我们对各个行业的专业性有了更多的要求,竞争越来越大,每个行业都在希望做到最好,教育起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教育资源却是有限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非常普遍,行业发展得太快,一些对专业要求比较严格的只能将目光转向研究生。而就业对广大学子来说也是更加难。
一位研究生的空乘似乎看来会更有价值一些,但是从国家不多的教育资源中分配一些来造就这种价值,并不是非常可取的。钱更应该花在刀刃上。
04敢于呐喊
但是这种话并不是每个人都敢大声说出来的,更别说用如此犀利的语言。中国人喜欢那种模棱两可的说话方式,进可攻退可守,永远让自己立于一种不败的地位。
但是也是因为如此,在一些是非对错的表态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回复,那便相当于没有回复。
而郑强这样敢说敢做的人实属难得,我们无法评判郑强这样的性格是好是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任何一个地方,我们都需要这样一个敢于发声的人。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鲁迅《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