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现代版的“焊高祖”,在火箭航天事业上一生都追求完美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越来越强。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为祖国建设事业添砖加瓦的大国工匠。焊工高凤林就是其中之一,被誉为中国火箭发动机焊接第一人,也是现代真正的“焊高祖”。

1980年到现在,高凤林就一直与火箭发动机打交道,而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就是火箭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最让他感到自豪的就是,正是自己的团队不畏艰难,在新一代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研制时,在火箭发动机焊接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正是这些一次又次的技术突破,让我们的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嫦娥探月等国家工程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众所周知,航天事业是目前产业生产体系中最复杂的,不仅要求高、难度大、风险系数高,而且还需要现实意义的工匠精神。焊接技术就是在航空航天领域工匠精神的完美展现。

当我们在电视机面前,看到一次次火箭升空,乃至现在的嫦娥四号登月,背后都是这群焊接大师、大国工匠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因为航天事业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正是有了像高凤林这样的大国工匠秉承了航天质量理念,有国家的民族责任和荣誉感,才让我们的航天事业不停向前迈进。

在现实工作中,高凤林真可谓是现代版的“汉高祖”,将工匠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我们不知道的是:在火箭焊接的时候,也许仅因为一个密封圈、螺丝甚至几克的杂物,就能让几百吨的火箭在高速飞行中轰然解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电焊的时候,使用焊枪力道过大,或者是焊接的时间把握不合适,就会给整个焊接工作带来巨大隐患。更加复杂的是,火箭的组成材料特别多,但是每种材料的采取的焊接方式都是不一样的。高凤林都能轻松面对这些焊接情况,因为他已经烂熟于心,经过他手焊接的材料已经不计其数了。

高凤林曾说:“在我年轻的时候嘛,我总是追着各种难题跑,总想直接去解决最难的问题。现在已经走到生命的后半程,这些难题逐渐开始追着我跑了。”诚然,他已经站在了焊接领域金字塔顶。但是他始终认为,慢工出细活是古代学习的工匠精神,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所需要的工匠精神是那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工匠精神,在质量和成效上,不断追求极致和完美,不断超越自我。

在别人眼里,焊接可能只是一个产品或职业,但是在高凤林眼中,焊接方面追求的极致才是他完美的人生。

什么是工匠?顶天立地是为工,利器入门是为匠。当嫦娥四号成功落月,缔造历史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的是:正是有了像高凤林这样的“焊高祖”的默默付出,才有了航天事业的今天;正是有了这些大国工匠神精神,我们改革开放的春风才能吹满大江南北。


上一篇 下一篇